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我们要么“向前看”,要么“向后看”。所谓“向前看”就是展望未来,而“向后看”则是总结历史。总账会计(报表)只处理已发生的会计信息,因而它是一种“向后看”的思维方式。管理会计则是为了支持决策,而决策必定是面向未来的,“马后炮”是没有意义的,管理会计是“向前看”的思维方式。
2. 总账会计提供综合性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细节性信息
由于管理会计(报表)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一定是直接成本),因此它能够高度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管理会计(报表)可以帮助企业中、基层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计划和控制,它是内部管理者应该使用的管理工具。
3. 总账会计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必须符合逻辑
总账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者编制,而外部使用者一般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容易通过操纵总账会计报表,误导外部投资者。
4. 总账会计强调信息的准确性,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的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决策有用,而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符合两个质量条件:准确性和相关性。应该说只准确但很不相关,或者只相关但很不准确的财务信息都会影响其对决策的有用性。但是,我们常常必须在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追求信息的更准确,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相关性;反之,如果我们追求信息的更相关,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准确性。
5. 总账会计与凭证打交道,管理会计与经营活动打交道
编制总账会计报表的人员并不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他们只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活动的凭证就可以工作。这也就是企业总账会计工作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所以不了解经营活动的人员一定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这个问题在上一篇文章《现代管理会计是“三线合一”》中已经作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