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古老的经济学概念,经常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债券利率、通货膨胀率等联系在一起,成为各种资产定价的基础。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之一,因其涉及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经营成果分配等所有理财活动,因而被称为企业理财的“第一原则”。
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货币会具有时间价值?因为货币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后能产生价值增值。货币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之后,用它购买生产所需的资源,劳动者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价值,产品售出之后的所得大于原来投入的货币额,就形成了一个货币的增值。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货币时间价值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创造出来的将来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构成了将来的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又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
2.货币时间价值是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货币的固有特征
在目前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体系派生存款共同构成的,由于信用货币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现有货币也总是在价值上高于未来货币。
3.货币时间价值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反映
由于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总是对现存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而对未来事物的认识较模糊,结果人们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比较重视现在而忽视未来,现在的货币能够支配现在商品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而将来货币只能支配将来商品满足人们将来的不确定需要,所以现在单位货币价值要高于未来单位货币的价值,为使人们放弃现在货币及其价值,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率便是这一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