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金融圈,尽管一些企业如履薄冰走得小心翼翼,但也难逃倾覆的噩运。危险无处不在,恐惧的气息不断蔓延,作为金融界巨头的花旗银行也未幸免,当年花旗净亏损187.2亿美元,不得不裁员“卖身”,如果不是美国政府的出手相救,恐怕这个曾经金融界的霸主早已像项羽一样四面楚歌不得不“乌江自刎”。
到底是什么促使了花旗的“卖身”?为何在危机来临之时它如此不堪一击?笔者就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做一分析。
战略:金融超市破产——曾经的骄傲成拖累
从管理会计视角看,在此之前,金融超市模式一直是花旗的骄傲,是公司战略的走向。遍及全球的全能型金融超市路线使得花旗全面开花,拥有广大的客户群体和全球市场。所谓的金融超市更像是一个金融“大杂烩”,只要和金融业务相关的,花旗基本都有“染指”。它不仅做传统银行业务,在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証券承销和公司贷款等领域皆有涉及。
但在这看似野心勃勃的光鲜亮丽下,业务种类的数量繁多并没有给花旗带来多大的利润,反而成为其在08年金融危机中的拖累。就像风筝放得太远难以控制,摊子铺得太大,危机来临之际,往往顾此失彼,难以保全。
花旗的金融超市战略难以继续,于是乎,为了保全自己的核心力量,花旗宣布把集團拆分為兩家公司,以避免“倒掉”的厄運。金融危机之时,花旗宣布剥离其从事经纪业务的美邦公司,并进行全球大裁员,至此,曾让花旗引以为傲的金融超市终于因臃肿的身体不得已进行“手术”。
成本:盘根错节的利益链导致权力博弈
从成本来看,花旗银行下了很大一盘棋,然而仅仅只是“大”,多年来,对于成功收入麾下的众多企业和机构,花旗并未花时间与精力去整合。不进行整合又热衷于“摊大饼”,导致的结果是结构重叠、冗员增多,对于内部的“勾心斗角”根本无法掌控,只能力不从心,成本节节攀升。
高顿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的Micheal研究员表示,就这一点来说,花旗银行缺乏管理会计的思维,对于内部的风险预测与成本控制没有做到位,其结果是企业内部的“山头林立”驾驭于管控之上,盘根错节的利益链导致的只可能是四分五裂。
除此之外,花旗经理们也曾坦率地指出,因为缺乏共同的企业文化,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不强,在协作分工上效率不高。而如此巨大而臃肿的组织架构直接带来的是成本的上升,很多时候,核心业务带来的利润都用来填内耗的“坑”了。
风险:冒险成瘾的赌徒总有失手的一天
Micheal认为,从管理会计来看,风险控制一直是不可忽视的一块,然而花旗却选择了一条相反的路,大有日不落帝国“马背上打天下”的赌徒风格。
花旗向来以大胆的金融创新闻名,但所有创新都是围绕利润展开的,而且是短期利润。基于对利益的渴求,花旗员工雷厉风行,不惜一切代价攫取短期财务收益,然而未来如何却没有过多的考虑。
当然,创新并不是坏事,但急功近利的创新迟早会冲破法律的束缚,走向金钱诱惑下的深渊。花旗比对手更早地使用新技术及推出新产品,比对手更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也比对手更大胆地冲击法律的尊严,可冒险成瘾的赌徒总有失手的一天,当那一天来临,就只能接受政府的施舍,“卖身求全”。
金融超市破产反映的战略失误,体型臃肿导致的成本攀升以及赌徒风格的漠视风险都是花旗银行“卖身”的罪魁祸首。如何避免类似金融悲剧的发生,财务、金融人士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有更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本文作者phoenix.tan,来源高顿网校CMA。